目前分類:視力保健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

※眼壓過高如何護理

眼壓顧名思義是指眼球內所具有的壓力,如果將眼球比喻成一個氣球,則要維持這個氣球的形狀必須灌入適量的氣體,如果氣體太多,則氣球有撐破的危險,如果氣體太少,則氣球會扁掉。

眼壓太高對眼球造成的傷害主要是對視神經的壓迫,導致視神經的萎縮、視野的缺損及視力的喪失,如果眼壓過高導致了上述的傷害,就是青光眼了。但是眼壓高並不等於是青光眼,只是眼壓高的人比正常眼壓的人,有更高的機會導致視神經的傷害,進展為青光眼。

眼壓是維持眼球形狀及眼睛健康很重要的因素,過與不及均可能傷害眼睛,所以至眼科做眼睛檢檢查時,不妨測測眼壓,而四十歲以上成年人更是每半年要測一次眼壓。

在家DIY穴位按摩及熱敷,也是降眼壓保養視力不錯的方法,藉按摩眼部穴道以疏通經絡之氣,使氣血運行通暢,能快速放鬆眼睛周圍及眼內的肌肉,閉目以中指或食指依續按摩纘竹、魚腰、絲竹空、太陽、四白、睛明,每個穴位按摩5秒鐘,共按摩10-15分鐘。當然生活起居要有規律,不要過度的熬夜、勞心、勞神、避免長時間看書、看電視,保持心情的平和,以免使眼壓升高。

身體的姿勢也會影響眼壓。正常人在由坐姿換成平躺位置時,眼壓可能上揚 六毫米 汞柱。若是採取倒立的姿勢,眼壓可能會上揚十多毫米汞柱之多。因此青光眼患者若有做瑜迦運動,我們會勸其盡量避免倒立的動作。

此外在短時間內喝下大量的液體(如五百C.C.)會使眼壓升高。有些藥品也會造成眼壓上升的副作用,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含有類固醇的藥品。無論是經由口服,皮膚塗抹,鼻腔噴霧或是點眼藥水等各種不同的給藥方式,只要含有類固醇,就有機會產生這種副作用。病患對於自己所使用的藥品需有清楚的認識,若因病情需要必須長期使用類固醇者,最好能定期赴眼科門診檢查,在必要時接受治療,以避免視神經在不知不覺中被上揚的眼壓侵蝕殆盡。

眼壓很高, 有什麼方法使其降低呢?
1.定時點藥(眼科醫師處方) ,把眼壓控制好
2.避免突然的瞳孔放大縮小,EX:突然從暗處走到亮處或 亮處走到暗處
3.減少俯臥次數。
4.有些眼藥水或藥物會引起眼壓高(不要亂點藥水)
最後建議您,去眼醫做「視野檢查」、「暗室俯臥」,確認是否真的是眼壓過高

眼壓顧名思義是指眼球內所具有的壓力,如果將眼球比喻成一個氣球,則要維持這個氣球的形狀必須灌入適量的氣體,如果氣體太多,則氣球有撐破的危險,如果氣體太少,則氣球會扁掉。眼球亦是如此,要維持我們的眼球飽滿而有彈性,必須讓眼球內維持適當的壓力。而眼壓與眼球被膜(主要是鞏膜)的韌度及眼球內容物有關,如果眼球被膜維持一定(大多數眼球皆如此),則眼壓受眼球內容物(主要是房水及玻璃體)的影響。
正常的眼球靠著維持眼球內容物的產生及排出相互平衡,來保持一定的眼壓。眼球內容物中以房水的產生及排出影響眼壓最大,房水是存在眼球前後房中無色的透明液體,由後房中睫狀體的表皮細胞所分泌,通過瞳孔進到前房,然後通過前房隅角,流過小樑網組織而到鞏膜靜脈竇及上鞏膜靜脈叢,這是房水最主要的排出路徑,其餘約有百分之二十是由其他徑路排出。
房水的產生並非固定不變,而是隨時變動。睡覺時分泌會減少,而年紀增加時分泌亦會減少,眼球有外傷或發炎時房水的分泌也會減少。但是會造成眼壓升高而導致青光眼的,並不是房水分泌太多,而主要是房水的排出管道阻力增加所致,不論是前房隅角、小樑網組織或上鞏膜靜脈壓都會影響房水的排出。
到底正常的眼壓是多少呢?正常眼壓值是以眼壓計大規模測量正常人的眼壓後,所計算出來的平均值。以國外報告為例,正常眼壓的平均值約為15毫米 汞柱(mmHg),而標準差為3mmHg,一般以平均值加減兩個標準差為正常眼壓的範圍,所以正常眼壓值的範圍約為10~ 21m mHg。
而眼壓過高是指眼壓高於21mmHg,而眼壓過低是指眼壓低於6mmHg,這是以歐美西方國家所測得的標準值而言。近年來東方國家(如日本、大陸、台灣等)的報告,平均眼壓值比西方國家低約2 -3m mHg,所以對東方民族而言,眼壓如果高於19mmHg以上,就要特別小心追蹤檢查了。
眼壓就如同血壓一樣,不是固定不變的,而是隨時間而改變。在正常眼球因房水分泌速率不同,一天之內有2~ 6m mHg的變動是有可能的,而兩眼的眼壓也可能有4mmHg以內的差異。但是如果眼壓的變動太大(一天之內變動大於10mmHg),或兩眼的差異太大(大於4mmHg),要考慮是否有青光眼的可能。

眼壓太高對眼球造成的傷害主要是對視神經的壓迫,導致視神經的萎縮、視野的缺損及視力的喪失,如果眼壓過高導致了上述的傷害,就是青光眼了。但是眼壓高並不等於是青光眼,只是眼壓高的人比正常眼壓的人,有更高的機會導致視神經的傷害,進展為青光眼。
就眼壓而言,沒有所謂絕對安全眼壓的界限,有的人眼壓維持在所謂的正常範圍,但卻持續有視神經的變化,有的人眼壓雖高,但視神經卻一直很正常,所以高眼壓只是造成青光眼的因子之一,也是極重要,且唯一可以測量及控制的。
眼壓過低的原因,主要是房水分泌減少或排出增加,如虹彩膜、睫狀體炎等前房發炎會導致房水分泌減少,而外傷或手術會讓房水排出增加,導致眼壓過低,所幸大多只是短暫的過程,如果持續眼壓太低會導致眼球萎及脈絡膜剝離。
眼壓是維持眼球形狀及眼睛健康很重要的因素,過與不及均可能傷害眼睛,所以至眼科做眼睛檢檢查時,不妨測測眼壓,而四十歲以上成年人更是每半年要測一次眼壓。
在家DIY穴位按摩及熱敷,也是降眼壓保養視力不錯的方法,藉按摩眼部穴道以疏通經絡之氣,使氣血運行通暢,能快速放鬆眼睛周圍及眼內的肌肉,閉目以中指或食指依續按摩纘竹、魚腰、絲竹空、太陽、四白、睛明,每個穴位按摩5秒鐘,共按摩10-15分鐘。當然生活起居要有規律,不要過度的熬夜、勞心、勞神、避免長時間看書、看電視,保持心情的平和,以免使眼壓升高。

shaina15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※青光眼簡介

人的眼球猶如一小球,也可比喻為一精密的照像機,最前面是一透明的角膜,即黑眼珠的部分;接著是虹膜與瞳孔,虹膜的收縮也就是瞳孔大小的變化,可以控制進入眼睛光線的強度與光量,如同照相機的光圈,再經由調節水晶體的厚薄,可使光線聚焦在網膜而成像,網膜再將視覺的訊息經神經而傳入大腦。眼球前部的前房後房充滿了一種稱為房水的循環體液,維持眼球內正常的壓力(此稱為眼壓),以免眼球坍陷。房水不斷由睫狀體分泌出來,由後房流經瞳孔進入前房,再由前房隅角的小樑網排出眼球外,進入血液循環。房水的分泌與排出在正常情況下成為平衡狀態,使眼壓維持在2022毫米 汞柱高以下。

青光眼又稱綠內障,是世界各地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當某些因素導致房水分泌增加或排出受阻時,會造成眼壓升高。若眼壓超過正常眼所能忍受的程度時,會使某些視神經受到傷害,於是在視野上出現缺損,這就是青光眼。雖然它不會傳染,也不會危及生命,但是若沒有儘早發現,沒有控制眼壓,病情將逐漸惡化,視神經受損愈來愈明顯,視野缺損的程度漸漸擴大,最後將導致視力完全喪失。

青光眼的發生通常是兩眼同時或先後發生的。為什麼早期青光眼不容易察覺到呢?因為當我們在看一物體時,是用注意力和眼睛去看,這件物體就成為我們視野的中心,當視野的中心視力減退時,會馬上察覺到,而對視野邊緣部分的視力減退則引不起重視,因為它不是我們注意的中心。患青光眼時,中心視力的影響大多數都發生在末期,初期的影響都是開始於視野外圍,所以不容易發覺。

青光眼不是傳染性的疾病,但有些族群屬于高危險群,例如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,高度近視,家族中有青光眼病患者,最好定期作眼部青光眼檢查,以便早期診斷及儘早適當的治療。

青光眼與眼壓有密切關係,所以測量眼壓為診斷與日後追蹤時不可或缺的一種檢查,這個角色就是由眼壓計來擔當。眼底鏡檢查視神經受損的程度,並配合精密的視野檢查,是否有視野缺損發生,其他尚包括病史的詢問,視力檢查,細隙燈檢查眼睛構造有無改變或發炎,隅角鏡檢查以區分隅角是開放型或是閉鎖型。有時還需藉助於眼壓日差(即24小時中眼壓變化的情形),或暗房俯臥激發試驗等等,雖然可能整套之檢查相當繁雜、費時,但請耐心配合,以便確立診斷,才能給予適當的、早期的治療。

◎青光眼的症狀及種類

青光眼可分為四大類:隅角開放性青光眼、隅角閉鎖性青光眼、先天性青光眼及絕對性青光眼。

(一)隅角開放性青光眼又分為原發及次發性兩種;它經常沒有症狀,所以最容易忽略。因為其眼壓乃慢慢增高,病人不會覺得頭痛,一般均在做眼科檢查時才被發現;只有在末期,病人才會發現看東西模糊不清,看的範圍變窄。長期點類固醇眼藥引起的青光眼也屬于此類,所以須小心使用,以免遺憾終身。

(二)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急性發作時,症狀最明顯病患會突發視力模糊、眼睛紅痛、頭痛、噁心或嘔吐,常會被誤以為腸胃炎、心臟病、高血壓而延誤急救時效。慢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症狀較輕,有時甚至沒有症狀,輕者晚上看電燈會有彩虹圈。偶爾眼球會酸痛或頭痛,但睡覺時會覺得較舒服,進到暗房(或電影院、隧道)眼球會覺脹痛,甚至頭痛。

(三)先天性青光眼係小孩出生後,房水排出管道的先天性缺陷,當眼壓升高時常會引起眼球變大,角膜直徑較大,厲害者角膜呈混濁,好像車子的擋風玻璃有一層霧般蓋住,小孩會有怕光,淚水過多的現象,又稱「牛眼」。

(四)各種型之青光眼末期,導致視力喪失,眼壓無法控制,眼睛非常疼痛時,統稱為絕對性青光眼,致此地步,也只能以冷凍法或雷射破壞睫狀體來減少房水的分泌,減輕疼痛,或者只好摘除眼球,一勞永逸。

◎青光眼的預防與洽療

治療青光眼乃是控制病情不再惡化,並不能使此病「根治」。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、雷射治療與手術治療。

藥物的治療:點眼藥或口服藥,這些藥物都是減少房水生成或促進房水的排出,以達降眼壓的效果,使青光眼得到良好的控制。隅角開放性青光眼多以藥物控制為優先考慮,失敗後再考慮施行手術。

雷射或手術治療:雷射治療主要是利用雷射的方法,促進排水管的暢通或前後房的流通;手術治療則是重造一條新的排水管以便房水的流暢;隅角閉鎖性青光眼以雷射治療為主,藥物治療為輔。雷射治療是一種無痛手術,病患只須點麻醉眼藥水,坐著像一般眼科檢查姿勢即可,治療時間短。

不論是接受藥物、雷射或手術治療,一旦視神經已被破壞,治療後只能控制眼壓,使其不再繼續破壞視神經。,而已遭破壞部分的視神經是不能再生的,許多人以為青光眼治療後即可恢復視力,這是極錯誤的想法。青光眼是一種可能導致失明而無法挽回的可怕眼疾,所以一定要接受醫師之定期追蹤檢查;宜避免興奮、憤怒、煩惱或失眠;刺激性之飲料如咖啡、茶、酒,不可多飲;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患者應避免在黑暗的室內。視野的檢查需要追蹤,至少一年一次;使用類固醇眼藥時,需測量眼壓以預防青光眼之發生而不自知。如此病患與醫師互相配合,就能使病清控制更理想,一旦惡化,也可早期發現,以便儘快給予最恰當的處理。

shaina15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※近視的預防與治療

 

一、  何謂近視

 

近視是一種 病,絕對不是單純的光學問題,也就是說,絕不是隨便配付眼鏡就可以了。簡單的說, 光線將影像投射在視網膜前方,而不是視網膜上,就叫做近視。
  眼睛的功能,就是要看 " 清晰 " 的東西,就好像照相機,要得到好的照片,鏡頭表面(如眼睛的角膜 )必須要乾淨不能有雜質,鏡頭(如眼睛的水晶體 )必須要能靈活對焦,把影像準確的聚焦在底片上(如眼睛的視網膜)。
  近視,就是你的眼睛沒辦法對焦,所以看不清楚,講了半天,可能對眼睛的結構還矇矇懂懂。我們看近物時,需要啟動副交感神經,讓雙眼向內,瞳孔縮小,睫狀肌收縮,水晶體膨脹,才能對焦,把影像拉到視網膜上,才能看清楚東西。物件由近到遠,或由遠到近,都能看得清楚,就要靠睫狀肌不停的收縮及放鬆,讓水晶體不停的膨脹及變扁。
  如果一直看近的。讓睫狀肌持續的收縮。久而久之,水晶體的膨脹就恢復不了,遠處的焦點,就只能聚在視網膜前方初期的近視就是這樣形成的。
  隨著度數增加,眼睛自己會放出生長因子,促進眼睛長長,所以超過 500 度以上,眼睛外殼曾一直長長,一般人的眼睛長度約 2.35 公分,而高度近視為 26~28 公分,約每加 0.1 公分,多 300 度。


 

二、  如何預防近視?

 

  初期近視的成因,是因為眼睛一直看6公尺以內的距離,造成睫狀肌持續收縮,所以要預防,就要反其道而行,眼睛要常看6公尺以外的東西,要常去公園,郊外,運動。少看電視,打電動,尤其是長時間的盯著電腦。這樣才能減緩近視的形成。


三、如何控制近視的惡化?


  目前証明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點眼藥水,而且一定要定期追蹤檢查,眼藥水不是亂點,有不同的眼藥,且不同劑量。找眼科醫師治療,才能達到效果。根據研究,有定時追蹤及點藥的人,近視大多能控制在每年增加25度以下。(若不控制的個案,約增加I00度)
什麼時候要開始檢查近視,要追蹤到什麼時侯?多久要追蹤一次?從小學一年級追蹤到國三畢業止即可。至於多久追蹤一次,要依小朋友生活的環境,用眼狀況,點藥效果,請醫生判斷決定。


四、開刀能解決嗎?


  手術並不能解決高度近視所造成的眼睛病變,更何況現有的手術方法,並不十分安全,而且手術時的振動,有時也會增加視網膜剝離的機會。而且萬一以後眼底有了病變,會因為你接受過近視手術,會干擾檢查及治療。所以根本之道,是有耐心的防止近視惡化,不要放任孩子打電玩,趴著念書,多關心點吧!


五、為什麼戴了眼鏡,近視一樣在增加?


  因為近視並不是光學上的問題,而是一種病變,所以雖然戴上眼鏡比較清楚,可是近視仍然一直進行,更何況,如果不去糾正念書的姿勢,仍然趴著寫字,怎麼可能不惡化嘛。

 

 

 

六、眼睛長長有什麼關係呢?


  當然是有的,因為外殼拉長,而黏在裡面的視網膜,及視神經纖維及細胞,並不增加。就好像一塊布,用力去拉它,它拉大以後,布的纖維就看到了,有的就會斷掉。纖維與纖維之間隙就變大了,眼睛的視網膜就像這塊布,被外殼拉長,變薄,所以它容易有破洞,造成整個視網膜掉下來,這叫視網膜剝離。也因為視神經纖維之間隙,被拉大了,所以看東西時,無法看如正常人般清晰(sharp),也須要更多光線,才覺得夠亮。

七、為什麼高度近視的人,沒有發生視網膜剝離,也會

    失明或視力變差?

  因為黃斑部變薄、退化、或是出血。黃斑部是視網膜的一部分,是約位於眼睛的正後方,也就是說看東西要對焦,都是在這裡。只要有一點點的問題,看東西就會糢糊,不幸的是,黃斑部的結構,又比一般的視網膜薄,而且高度近視的眼軸變長,這裡又特別會拉長,更薄了,所以退化得更快。
  當然除了上述問題外,因為眼睛拉長了,所以眼睛的結構也改變了,開放注青光眼也會增加,這也會引起失明的。

 

八、如何避免近視的併發症?

 

近視的併發症是什麼?就是視力減低,及失明。造成這結果的原因有:

1.  黃斑部出血、2.視網膜剝離、3.開放性青光眼。

九、造成近視的併發症的原因是什麼?


主要是視網膜變薄,容易退化,裂開破洞,造成視網膜出血及剝離。為什麼要治療近視,其目的就是要防止高度近視,道理就是在此。因為近視到了500 度以上,眼睛就會不正常的增長,外殼在增長,可是裡面的視網膜並不跟著變長,視神經也不會變多,因為它是貼在正在增長的外殼上,所以視網膜是被拉薄的。拉薄後就會產生很多問題,例如黃斑部血管容易出血,視網膜容易有破洞,及視網膜剝離。而在拉薄的過程中,視神經與神經之間的距離也被拉大,所以高度近視者,夜間需要比較強的燈光,周邊視野會看不清楚,正常視力的清晰度也比較差。會有什麼症狀?可能沒有症狀,而突然視網膜剝離,但大部分都會有如下症狀:

 

1.眼前一點一點的東西突然增加許多。

2.看到類似閃電的閃光,持續不消。

3.視力突然減低。

以上三項是初期症狀,有了就要趕緊找合格的眼科專科醫師檢查。

※如果沒有症狀,我要多久做一次檢查以及我要如何預防?
  原則上每半年檢查一次,若有症狀要馬上檢查。因為視網膜已經變薄了,所以經不起劇烈振動的拉扯。以此原則推想,舉凡被羽球打到,拳頭打到,甚至直接按摩眼球、都是危險因素。
  高度近視所造成的病變,只要定期檢查,小心上述所講的症狀,以及避免意外撞擊,大都可避免到失明的地步。早期診斷,早期治療,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

 

 

shaina15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1)愛眼元氣護眼操

1.肩頸放鬆運動

(1)雙肩聳肩4次 

(2)雙肩向前繞圈4次

(3)向後繞圈4次 

(4)下巴上抬

(5)頭部向下

2.眼球運動: 八個方位

先盡力伸展,再做眼球繞圈及用力眨眼

(1)上、下、左、右、右上、左下、左上、右下

(2)眼球繞圈--順時鐘、逆時鐘

(3)張開眼睛 

(4)用力眨眼8次 1~2~3~4~5~6~7~8~

(眼球運動反覆一遍)        

3.遠近回覆操:

先看遠方定點,再近看距眼前約10公分 的食指螺紋 -- 遠2~3~4~   近2~3~4(共4次)

4.望遠凝視:選定6公尺以上目標遠望 

 

(2)穴道按摩護眼操

1.〔雙手拇指指尖〕壓上眼窩

2.〔雙手食指指腹〕壓鼻樑兩側

3.〔雙手食指指腹〕壓下眼窩

4.〔雙手食指指腹〕壓太陽穴

5.〔雙手食指彎曲〕輪刮眼眶

  上 2~3~4~ 下 2~3~4~

6.〔用雙手拇指、食指、中指〕

搓揉耳尖

7.〔用雙手拇指、食指〕搓揉耳垂

8.〔拇指與食指合成圓圈〕

壓合谷穴〈虎口〉壓左手、壓右手

shaina15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臺北市立木柵國民中學視力保健計畫

一、依據─教育部學校衛生工作指引

二、目標─分為預防及矯治二方面:

(1)降低近視學生人數
(2)緩和現有視力不良學生逐年惡化的程度

三、實施辦法:

1、預防措施:加強視力保健宣導,辦理視力保健演講。

(1)針對家長部份宣導:

* 對孩子建立適當期望水準,不給過重的課業壓力。

* 近視造成之主要原因為:長時間、近距離、用眼不當

   ,因此要注意:

◎ 子女閱讀、寫字、打電腦姿勢與時間保持距離25 -30

   公分,每40-50分鐘休息十分鐘,看電視距離至少2公

   尺 ,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

◎ 書桌照明〈60米 燭光之電燈泡從左後方與眼睛平行

   處照射〉

◎ 食物營養〈多喝牛奶、肉、蛋、綠色蔬菜‧‧‧等食

   物〉

◎ 眼睛休息〈多看遠方〉

(2)針對教師部份宣導:

* 編製視力保健海報,分發學生用視力保健手冊
* 依標準字體表指導學生選擇讀物之印刷與字體
* 指導學生坐姿及寫字姿勢
* 配合健康教育教學,增加視力保健知識
* 每天應安排時間帶領學生望遠凝視或眼球運動

2、改善教學環境設備:

(1)注意調整課桌椅與孩子的身高配合

(2)注意學生座位安排,並適時調整

(3)合理使用照明設備,教室注意光源、日照、

     採光。

(4)綠化、美化校園,多種樹木花草
3、貫徹正常教學與改進學生學習方式。

(1)切實按課表上課

(2)確實執行早晨健康操

(3)鼓勵學生參加戶外活動

4、矯治措施:

(1)每學期辦理視力篩檢

(2)對視力不良學生發出視力篩檢結果通知單,通知

     家到眼科醫師作進一步檢查、矯治並追蹤處

     理情形

五、工作人員:學務處為主辦單位,其他處室配合實施

六、評價 :每學期由學務處召集檢討會一次討論改進

七、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,校長公布後實施,修改亦同

shaina15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